贪官“仕途”处处是坑

千百年来,当上官就意味着获得了权力、地位和金钱,多少人趋之若鹜,削尖了脑袋往官场里钻。而在近年,公务员考试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一份有编制的清洁工的职位都会让研究生们趋之若鹜,更有大学生扬言,死也要死在编制里。在这大潮之中,恐怕也不都是看中了“为人民服务”才奋勇争先而来的。在众多的官员纷纷勇往直前时,也在自己的仕途挖下了无数的坑,造就了层层“难”。

行头露富

说起官员“露富”,当属“表哥”杨达才和“天价烟局长”周久耕。

“表哥”,原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因在延安特大车祸现场微笑引发网友关注,随后“阴差阳错”被发现喜好佩戴诸多名表。“表哥”一度领风气之先,在微博回应名表质疑,称5块手表为其10多年来,用个人合法收入购买。在网络时代,撒谎者终将玩火自焚。去年9月21日,陕西省纪委宣布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撤销其省安监局长职务。

第一个因网友“赠予”名号而被处理的官员,要追溯到2009年的“天价烟局长”。当时,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原局长周久耕,被网友曝出抽1500元一条的天价香烟、戴名表、开名车,随后“最牛房产局长”“天价烟局长”引起舆论极大关注。其后被查出犯受贿罪,被判11年。

二奶反水

2007年7月上旬,中纪委公布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贪污腐败案,三秦大地一片哗然。63岁的庞家钰历任宝鸡市市长、市委书记,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最信任的情妇组成11人的庞大“情妇告状团”,将他“扳倒”。

曾几何时,我们的反腐败工作开始得益于贪官的情人“反水”,贪官的情人们在反腐败上成为了“主力军”:因“用MBA管情妇”而大受关注的安徽省宣城市原市委副书记杨枫,就是因为“首席情妇”失宠后反戈一击,才会露出马脚;“开着直升机上去的”海军原副司令员王守业,先后耗费巨资,包养了数个情妇,最后也是因为未能满足情妇蒋某的500万元巨额“赔偿”,而“马失前蹄”。这种例子越来越多,以至于民间流传一种说法,贪官的暴露是被“情妇告出来的,被小偷偷出来的,被拔出萝卜带出泥带出来的”,看来,情妇的功劳可真不小![详细]

日记泄密

2010年初,网上热传广西一烟草部门官员韩峰的“香艳日记”,记录其和多位女下属的风流韵事,网友称为“日记门”。关于“广西来宾某局长香艳日记”的帖子,就以不同的版本和标题,在各大网站论坛出现。发帖人还附上了详细的“局长日记”,内容主要是2007年-2008年韩峰的日常生活记录。日记显示,至少有5位女性与韩峰发生过不正当性关系。

“局长日记”在2007年年终对一年工作、人生观及玩女人有总结体会:“2007年过去了,这一年我的工作更顺手了,企业规范,中层干部努力而理解我的工作意图,我在员工中的威信高,今年更是全面完成任务,收入又高达20万元,明年更好做。鉴于此我都无所谓回不回区局了,能再干二年直接回区局干个闲职再内退最好。今年儿子又争气,得到了推荐研究生,不用考了,两年后他找工作会容易得多。今年自己玩相机上了一个台阶,今后就会好好地玩到老。玩女人上,终于玩了,又和小盘玩上了,还固定地和谭××玩,还有个莫×待玩,今年真是交了桃花运,女人多了就是要注意身体。”

“日记门”当事人广西钦州烟草局长韩峰在2010年12月14日一审判决其有期徒刑13年,罚没个人财产10万,追缴赃款69.5万。

小偷临门

2011年12月,,一张《过去10年“小偷反腐”10个著名案例》的图片在各大论坛和微博上疯狂传播,引发网友热议。许多网友调侃说“小偷,反腐战线上的一支奇兵”,并建议“各级纪委、监察局在小偷中发掘一批线人”。这个“小偷反腐”榜单爆出,起因是“近日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白培中家中被偷,其妻报案时谎称被抢300万,但小偷被抓获后,证实被盗钱财物品总价值近5000万元”。消息甫出,立即成为网络和舆论热议的焦点话题。

其实,近年来,“小偷反腐”事件接连发生。云南省盈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排正忠,宝鸡市原公安局局长范太民,贵州省长顺县原政协副主席胡方瑜,湖北省荆州市民政局原副局长易先华,秦皇岛市原财政局长姬向午,徐州市体委原主任王铜山……这些贪官都是一个个栽在了小偷手里。“小偷偷出贪官”的故事,符合不少公众对于个案的联想。有迹象表明,窃贼们在光顾贪腐官员豪宅时,已越来越“不客气”。[详细]

色诱偷拍

2008年至2009年期间,重庆一家名为永煌集团的企业负责人肖烨等采取色情勾引、秘拍不雅视频等手段,敲诈了一大批党政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都是重要岗位上的厅局级干部。

1月24日,重庆10名党政干部、国有企业负责人被免职。此批人员免职原因系涉及不雅视频。[详细]

庸官在“问责”声中越做越难

有的干部抱怨“当官难”,理由是“问责”太可怕。自2003年“非典”时期全国几百名官员因“抗非”不力被罢官免职以来,这几年不断掀起“问责”风暴,尤其是对重大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责任人员以及工作不力的人员,坚持“有责必究,有咎必辞”。这使得广大领导干部惊呼“不得了了”、“官不好当了”。其实,在这里,我们也正可以发现,过去的官可能是“太好当”了。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干部整天混日子,工作效率低下,存在“庸、懒、散”现象。“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过日子”成了某些“庸官”的生存法则。“庸、懒、散”现象遭到民众诟病,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正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着力破解的难题,例如湖北省武汉市就开展了“治庸问责”活动。

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迟到早退、擅离职守、串岗闲聊,这些庸懒散行为在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教授看来,离渎职犯罪有时仅有一步之遥。“庸懒散和渎职犯罪很远,也很近。”曲新久说,“很远,是指庸懒散行为如果没有产生不良后果和重大社会影响,可能就没人追究。很近,是指庸懒散行为如果导致严重后果,比如说造成5万元以上经济损失,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当事干部就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事情就这么简单。”“老百姓对党政机关和公务员队伍印象最差的就是庸懒散。”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学教授杨小军表示,“现在发生的矛盾纠纷,包括一些群体性事件,不少都是因为老百姓的诉求没人管。这些诉求起初大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因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相互推诿、久拖不决,或者是形式上解决、实质上不解决,最后小事拖成了大事,乃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有网民评论认为,“治庸问责风暴”把整肃吏治的关口从昏官、贪官前移到了庸官的环节,直接体现了政府全面提升行政能力的决心。

“风暴”之下,不少部门的“衙门作风”明显改善。不过有专家指出,如何将“风暴”转成长效机制,还需要政府下更大的决心。受访专家表示,问题的关键是把治理庸懒散的监督权交给老百姓。“老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他可能理你,也可能不理你。”杨小军表示,如果把监督权交给到政府部门办事的群众,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官员要有两心。一是要有感激之心,要知道感激父母、组织对自己多年成长的培养。二是敬畏之心,对手中的权力要有敬畏之心。”罗猛表示,“作为一个官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因为你已经得到了很多,就要尽心工作,努力回报社会。”[详细]

谁进笼子?权力和官员“二选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靠什么打造廉洁政治?权力制约是治本之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只有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有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立法,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反腐败斗争才有根本依托、我们党才能在建设现代政党上迈出新步伐。[详细]

把权力关进笼子,让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不能只靠小偷光顾、不雅视频曝光、“小三”反水揭发,而更要靠制度。官员的私德、私产也必须纳入制度监管的范围,透明、严苛的制度,才是对官员最好的爱护、保护。

每一个在位的官员都应该明白,为什么奸商会在官员身上煞费苦心。他们看中的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官员正是不法商人实现一本万利的投资工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个“不雅”官员都应该记住,你笑纳的每一次艳遇或每一笔不义之财的背后,都有人在小本本上重重地记下了一笔账。你在接受他人“进贡”的同时,已经沦为他人的投资品。一旦进贡者没有达到目的,或者你已丧失了投资价值,他们就会拿出本本和你一笔一笔地算账。甚至这些“道上的朋友”,会和你拼个鱼死网破。

踏着红毯、听着掌声、被鲜花簇拥着,一路走来的“不雅”官员们,你们拼得起,输得起吗?

事实上,如果权力不被关进笼子,那么官员迟早要进笼子。[详细]

官员回归公仆本质不能算“难”

网友“马牧人”评论称,官越来越“难”当,主要源于官员太把自己当成官了,源于官员对权力的过度看重。无论是国法、党纪,无论是处理问题、追究责任,也无论是上级监督、群众监督,都不应当成为官员感觉官越来越“难”当的理由。

一名官员,如果不把自己当成与众不同、高人一等的官,如果一切都按照法律规章办事,把公权用在公事上,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为人民服务上,就不应当有什么畏难的感觉。即使遇到暂时的困难、难以处理的问题和比较尖锐的矛盾,那也只会有工作压力大、工作难度大的感觉,而不是官越来越“难”当的感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感觉官越来越“难”当 ,前提就已经错了,那就是官员们在思想上已经把自己放在了高民一等的位置,把官位简单等同于权力,忽视了官位所包含的义务和责任。

现在对官员的管理、监督、约束是越来越规范和严格了,对官员问题的查处力度也在加大。这些变化都只是恢复官员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要求官员承担本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已,并无超出正常范围的“加重”意味。所以,有的官员对这种变化不习惯、不适应,恰恰说明有的官员以前对自身要求太松、标准太低,现在是到了恢复正常状态的时候了。

当官有风险,入行须谨慎!如果对手中“权力”被关进笼子心怀不甘,那么就必须有自己进笼子的觉悟。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220期:减少浪费需遏制公款吃喝

若“舌尖上的腐败”大行其道,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就无法遏制。

第219期:别让权力笼子成“聋子”

权力“笼子”沦为“聋子”,才导致了腐败多发的怪现状。

第218期:官员“房事”三十六计

防止官员在“房事”上“前腐后继”,就必须将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化。

第217期:“房字辈”如何“分身有术”?

“房字辈”事件暴露出了户籍管理制度诸多漏洞,背后隐藏的是更多的腐败。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
还行,有一点道理
一般,没什么新意
很差,以后再也不看了